(相关资料图)
在谈及破除制度性障碍,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环境时,他举例称,长期以来,中国的医药产业基本都是仿制药,且仿制的标准很低,不能在临床上替代已经过了专利期的原研药;同时,繁琐的审批制度、生产许可证与药品注册捆绑制度,使得新药研发在国内寸步难行。而2015年以来,我们对药品审批制度进行了彻底改革,首先是打击临床试验数据造假;其次是提高了药品审批标准;第三是简化新药审批程序,提高药品审批效率。
“上述改革极大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和生物医药企业创新的积极性。短短几年,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”毕井泉表示,近十年来,中国吸引了几千名生物医药领域的科学家回国创业,吸引了17000亿社会资金投入生物医药研发。中国批准上市新药398个,本土研发、本土企业在研新药的管线占到全球的33%,均居全球第二位。临床常用药品大多有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。可以说,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在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此外,毕井泉认为,中国还要在药物研发各环节对标国际标准,进一步优化财务,提高效率,为广大科学家和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最好的研发环境;应当研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,破除以药养医的体制,使生物医药不仅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成功,而且能够实现商业化的成功,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产业,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。
编辑 宋钰婷
校对 刘军
上一篇:孟晚舟最新发声!|环球新视野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北极科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9 联系邮箱:514 676 113@qq.com